疫情已经持续2年多,很多行业受到冲击,相对教培、影视、旅游、餐饮等服务业,国内医药算是幸福了,人员裁撤的很少。毕竟昔日风光的互联网大厂已经传出大幅优化员工。
不过医药生物行业内部也是分化加剧,受益于疫情的板块赚的盆满钵满,其他子行业受到集采、医保谈判降价等影响,业绩大幅下滑。
截至4月30日上午,A股年报已经基本披露完毕,根据GICS分类,医疗保健行业,可以分两类: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(102家)和制药、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(351家)。
释义:公司所有员工人均薪酬(此处为广义薪酬,包含公司为员工支付的现金);算法:(支付给员工薪酬+期末应付职工薪酬-期初应付职工薪酬)/(期初员工人数+期末员工人数/2),以上的人均工资算法,有一定局限性,但是不失为一种重要的参考。
(1)年薪超过20万的有100家公司,年薪在10-20万之间有201家公司,年薪小于10万的有50家左右,年薪在10万以上的301家。
员工收入主要还是和公司业绩相关,同时受当时消费水平影响。一般员工收入越高,对公司未来的业绩也有促进作用,良性循环。总的来说,一个公司的发展,深受大环境和自身战略的影响,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医药行业尤其如此。
上一篇:医药英才网: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
下一篇:孔祥丽:一名14年工作无失误的药